本報記者⠦劂 潔

近期,包括匯豐銀行、渣打銀行、德意誌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外資銀行相繼發布了關於2025年全球市場展望的觀點。

具體來看,展望2025年,外資銀行普遍對亞洲及中國的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,與此同時,建議投資者保持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策略,以實現長期穩健增長。

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:“我們對亞洲的市場前景越來越樂觀。預計印度和東盟國家經濟將保持強勁增長,加上中國不斷加大刺激經濟的政策措施力度,2025年,亞洲(除日本以外)的經濟增長預計將保持在4.4%的水平,遠高於2.6%的全球平均預期增長率。”

在德意誌銀行亞太區私人銀行首席投資官賀慈耘看來,中國始終被視為中長期投資的重要市場,尤其是政策重點支持的三個領域:一是IT產業和高科技領域,對於實現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,也能夠滿足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需求。二是消費領域,在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變的過程中,非必需消費品成為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。三是綠色能源和可持續發展領域,中國在、風能和電動汽車行業處於全球領先地位,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,還受到國際市場的高度關注,為實現未來的高質量可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
“亞洲經濟仍是全球增長的重要引擎。隨著中國在綠色能源、科技創新以及消費領域繼續加大投入,預計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將帶動整體市場的增長。”賀慈耘表示。

談及當前環境下的資產配置原則,渣打銀行(中國)有限公司財富方案部總經理梁大偉表示,2025年投資者將麵臨一係列新的風險因素,建議投資者繼續采取多元化的策略,在關注經濟和市場前景的同時有效分散風險,60/40投資組合(60%的股票、40%的固定收益)仍是長期投資者的可靠選擇。

從投資回報及多元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,匡正認為,債券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“對於尋求增強投資組合穩定性的投資者,有固定投資收入比資本增值更加重要。我們看好中等久期(5年至7年)的優質債券,其收益率仍然具有吸引力。”

渣打銀行財富方案部日前發布的《2025年全球市場展望》也提到了配置債券。在債券方麵,美聯儲可能降息和通脹得到控製,應有助於限製債券收益率,因此以目前的債券收益率有鎖定收益的機會。

賀慈耘認為,要采取全球性的、高度多元化的投資組合。從資產類別來看,應涵蓋債券和股票,這樣投資組合兩端都能實現增長並達到有吸引力的收益水平。有很多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可以納入投資組合中,其中黃金的投資機會不可忽視。